1.学科基本情况
植物保护学科为河北省24个强势特色学科之一,2005年获批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植物病理学为省首批重点学科,1959年开始招研究生,1998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教授22人,副教授22人,讲师13人。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105项,科研经费1.08亿元。获省教学成果奖3项,建成4门省级精品课程。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二等奖24项;建有2个国家级、5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2.学科方向与优势特色
面向国际科技前沿、面向国家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研究植物保护基础理论与病虫草害防控重大关键技术,推进多学科融合发展。
植物病理学 依托玉米、苹果和马铃薯等3个国家级农业产业体系岗位,在小麦抗叶锈病基因挖掘利用、玉米大斑菌侵染分子机制、苹果树腐烂病流行学等方面居国内领先地位。克隆1个小麦抗叶锈基因,发表SCI论文78篇;揭示了大斑病菌发育与侵染的细胞信号网络,在Plant Physiology、MPP等主流期刊发表论文198篇,鉴定国际领先以上成果5项。
昆虫学 依托花生、中药材、小麦等省体系岗位,在昆虫电生理与生殖机制、大蕈甲与草蛉系统分类等研究方面初具特色。
农药学 依托国家农药登记资质、省玉米体系病害防控岗位,在农药与有害物质检测、天然产物农药等研究方面初具特色。制定国家标准15项。
3.人才培养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河北,服务京津冀,面向全国,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能胜任我国现代农业中面临的病虫草害等植保理论和产业问题的科研任务,具有创新精神的科研型植保学科高级人才(博士);培养能独立思考和开展科研工作,掌握现代植保技术研发和应用的创新型和应用型复合人才(硕士)。
4.生源情况
2016-2020年招收博士生36名、硕士生174名。一志愿录取率由2016年的31.4%提高到2020年的100%;生源中,本省占91.3%,应届占73.2%。
5.国内外影响
河北省植物病理学会、昆虫学会挂靠本学科,担任省级学会理事长3人;担任国家级学会常务理事2人、专委会副主任2人、理事或专委会委员18人次。担任《JIA》《植病学报》《植保学报》《植物生理学报》等编委8人次。设有国家农药登记试验资质、全国农产品良好农业技术中心和生态环保优质农业投入品评价机构。主编《农业植物病理学》教材再版3次,全国30多所农业大学使用,入选《中国高被引图书年报》中国植物保护领域1949~2009年的60年间高被引TOP3著作。主编《植物病理学》教材全国50多所大学使用。举办苹果产业大会等国家级学术会议16次,董金皋教授及团队成员多次应邀在中国植物病理学大会等上做大会报告。以“生态植保”为理念,召开校地合作、校企合作论坛4次,与39家企业、22家科研院所、19个县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成省级农业创新驿站6个、国家级农科教基地2个。
更新时间:2021/4/29 10:34:31